選擇西藏,就是選擇視覺的盛宴 ——專訪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曾萬明 鄧敏敏 編者按 西藏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脆弱,旅游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好選擇之一。近年來,西藏按照“建設全區主導的戰略性支撐產業”的要求,圍繞“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堅持“高端、特色、精品”的方向,全力向“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邁進。首次走進雪域高原,對于“2014美麗中國行·走進神奇西藏”采風團來說,不僅是一次筆墨生津的旅程,更是一次自由的釋放和靈魂的洗禮。 □中國旅游報·第一旅游網記者鄧敏敏 本報與西藏自治區旅游局聯合主辦的“2014美麗中國行·走進神奇西藏”采風活動圓滿結束。采風期間,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曾萬明在拉薩飯店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中國旅游報:西藏是如何把握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戰略定位的,根據這一定位,旅游業取得了哪些成績? 曾萬明: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西藏旅游業的發展。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把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根據中央定位,我們將旅游業定位成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排頭兵、領頭羊,提出將旅游業打造成我區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性支撐產業,明確了以建設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為主題,以打造西藏旅游升級版為主調,以中高端旅游為主線的總體工作思路。 近年來,西藏旅游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增長速度強勢攀升,發展質量顯著提高。2013年,全區A級景區76處,旅行社149家,星級飯店242家,旅游車輛3235輛;全年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291萬人次,同比增長22%;實現旅游收入165.18億元,同比增長30.6%,相當于自治區生產總值的20.9%;全區已有1.4萬余戶、5.8萬多名農牧民直接參與旅游經營服務,實現旅游服務收入4.1億元,戶均收入2.93萬元,“走旅游路、吃旅游飯、發旅游財”逐漸成為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普遍意識和自覺行動。旅游業的發展勢頭,在我區確定的特色優勢產業中是發展最快、成效最明顯的。這不僅對優化我區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推動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拉動農牧民就業增收、維護社會長治久安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旅游報:圍繞“做大做強做精特色旅游業”要求,您認為西藏旅游業發展應該重點抓什么? 曾萬明:西藏建設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就是要按照陳全國書記提出的“將我區旅游業培育成為全區主導的戰略性支撐產業”,洛桑江村主席提出的“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高端、特色、精品”,著力打造品牌、建設精品、提升服務、保障安全,實現信息智能化、產業現代化、服務精細化,努力把西藏建設成為具有顯著的世界影響力、全國輻射力、區域帶動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生態環境優良、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和諧的世界知名的特色旅游大區。 目前,我們正在打造西藏旅游升級版,推動拉薩國際旅游城市和林芝生態旅游大地區建設,著力打造珠穆朗瑪、雅魯藏布大峽谷、神山圣湖、天湖納木錯等國家公園,以及像雄文化、雅礱文化、茶馬古道、羌塘野生動物觀光走廊等旅游精品。7月中旬,我對錯那縣勒布溝旅游小鎮進行了調研,勒布溝作為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是離拉薩最近的天然氧吧,也將成為重點打造的旅游小鎮。 “高端、精品、特色”,讓旅游同藏民族的生態與文化深度結合,讓我們的優勢文化與原生態牢固結合。打造一批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觀景點,是我們下一步主推的工作。 同時,我們也將在主要旅游線路沿線、旅游景區(點)周圍等旅游資源富集區域,大力發展以農家樂、藏家樂、休閑度假休閑點、家訪點為代表的鄉村旅游,讓城鎮居民和農牧區群眾共同發展致富。 中國旅游報:您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提到,保護生態是發展的底線,您覺得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是什么? 曾萬明: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是相輔相成、高度統一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旅游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將旅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將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游景點,輔以相應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必要的旅游宣傳,讓更多游人前往,其實于旅游資源而言,這也是一種保護性利用與開發,也是讓那些美景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與遠揚。俗話說“酒好也怕巷子深”,如何協調旅游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一定是以保護生態為發展的底線,使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合理、有序地并行,當開發者和管理者都具有嚴格保護生態資源和適度開發并舉意識時,旅游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就有了一個平衡點。 西藏正是因為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有眾多未被人為破壞的歷史遺跡,才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旅游關注點。這里代表著潔凈,代表著原始,代表著質樸,這里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如何讓這片藍天白云眷顧之地得以更加美好,如何使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實現真正的平衡,將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工作。 中國旅游報:近年來,在中央的關懷下,西藏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兄弟省市的幫助,旅游業發展的基礎設施、配套支撐等條件得到空前改善,這對旅游發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曾萬明:3個世紀以前,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寫下“潔白的仙鶴,請把翅膀借我一飛”這樣的詩句。今天,隨著西藏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我區形成了以公路為基礎,干線網絡、航空運輸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藏難”問題已經解決,人們從世界各地飛往西藏的愿望得以實現。 2007年建成通車的青藏鐵路,沿途經過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納木錯、布達拉宮等9處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地,23處國家級旅游資源,以及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成為名副其實的“旅游鐵路”,“坐上火車去拉薩”成了許多旅游人士的夢想。 今年8月15日,連接拉薩和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的拉日鐵路開通運營。作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首條延伸線,拉日鐵路向珠穆朗瑪峰方向延伸了251公里,該線沿拉薩河而下,途經堆龍德慶縣、曲水縣,折向西溯雅魯藏布江而上,穿越近90公里的雅魯藏布江峽谷區,經尼木、仁布縣后抵達日喀則。人們可以更方便地一睹雅魯藏布江的風采,領略歷代班禪駐錫寺——扎什倫布寺的魅力。拉日鐵路的開通意味著從拉薩到日喀則的時間,從此前的6小時縮短為約3小時。相信隨著西藏鐵路的逐步完善,西藏的美藏也藏不住。 今年3月27日,我們與四川簽訂共同促進旅游業發展合作協議,這是兩省區推動區域合作,實現發展共贏的重大舉措。川藏兩省區將聯合開發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聯合打造“318世界生態景觀大道自駕自助游”、“川藏茶馬古道生態文化體驗游”和“金沙江流域生態旅游走廊”等旅游線路和產品。下半年,昌都邦達機場改擴建、拉薩貢嘎機場航站區改擴建、林芝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等將開工,這些項目完成后將全面提升西藏民航運輸保障能力。未來,游完九寨溝,“直飛”雅魯藏布江也不是不可能。 中國旅游報:“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旅游主題形象正逐漸深入人心,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把西藏當成一生必去的地方,您理想中的西藏旅游是什么樣子? 曾萬明:建設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個綜合的長期過程,我希望在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設過程中,追求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永遠保持西藏藍天碧水的良好生態。 在此,我想告訴廣大游客,選擇西藏,就是選擇一次視覺的盛宴。這里擁有世界上純美如畫的藍天白云、燦爛無比的圣潔陽光、海拔最高的連綿山群、星羅棋布的天然湖泊、切割最深的江河峽谷、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坦蕩無垠的美麗草原。為什么這么多人對“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和“世人向往的香巴拉”如此的眷戀。那是因為,最美的風景在曠野,在西藏的曠野,我相信你能擦亮久未放光的雙眼。 選擇西藏,也是選擇一次自由的釋放。當我們在318國道追著雄鷹的翅膀奔跑,在藏北牧場隨著牦牛的腳步前行,在康巴漢子的故鄉讓血脈里奔騰起馬蹄的聲音,在古格王朝的荒原伴著狼嚎守望著滿天的繁星時,必然會經歷一次“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到看山還是山”的自我蛻變與升華。最好的時光在路上,在西藏的路上,我相信你能盡情感受自由的味道。 選擇西藏,更是選擇一次靈魂的洗禮。在拉薩、日喀則、江孜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街頭,隨處可見經幡飄舞、朝佛信眾和煨桑百姓;在魯朗、然烏、杰德秀、巴嘎、澤當、曲孜卡、桑耶等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小鎮,青稞的飄香、鍋莊的舞步、堆諧的歡歌,交相輝映;在吉隆、樟木等邊境口岸,通關的物資、互市的人群、五湖四海的方言,重現著茶馬古道的千年風采。這是一塊可供靈魂歇腳、可與神耳語、可讓心在此處安放的土地,這是一塊可以尋僧俗逸聞、悟梵音天籟、勘生死玄機的土地,這是一塊于萬里雪山中洞察人情練達、于無盡長路上頓悟生活本質、于萬里晴空下反思現代文明的土地。最值得過的日子是魂被喚醒的日子,在西藏的日子,我相信你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 |
-
越千年 行知陜旅--故事里的陜旅
回望是我們歷來已久的習慣,今天我們在浮光掠影里路過古人的生活,我們回望過去,正是在尋找自己。在這段古味濃郁的里程里,一首《長恨歌》把我們帶入了凄迷委婉的動人愛情;一出《出師表》讓人們見證了諸葛孔明的睿智與大度;一段《大唐女皇》呈現出我中華大唐博然于物的藝術財富……
-
越千年 行知陜旅--永不褪色的紅色崢嶸
漫步在延安,時常讓人誤以為置身于一座巨大的時間機器。這里仿佛一個時空與空間搭建的巨大魔方。在這個巨大的魔方里陜旅承載太多人的記憶和憧憬。田洋又一次踏上了舞臺,這個舞臺承載了他的夢越走越遠;小宏遠踏上了古老的城墻,沒有了戰火硝煙,他的童年充滿的不再是離別與悲痛;王天翔回到了他所在的博物館,在這里他依然不辭辛勞的宣講著壺口瀑布和陜北信天游。那些往事,從未如煙;那些舊夢,也從未走遠。
-
山脈中的七彩王國
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是一座有著千年文化的古老都市,自春秋戰國以來,孕育著悠久而獨特的人文景觀。改革開放以來,成都煥發著全新的活力,它開放、自由的氛圍使它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城市之一。
您的當前位置:中央新影發現之旅《美麗中華行》欄目 >> 節目動態節目動態
曾萬明:選擇西藏,就是選擇視覺的盛宴
20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