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好了 民更富了
提要:我國平原地區森林植被稀少,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情況嚴重。我國平原綠化三期工程規劃(2011-2020年)覆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923個平原縣(市、旗),以全國糧食主產省和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建設區域,通過加快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和村鎮綠化,開展退化林帶的生態修復和中幼齡林帶撫育,切實提升平原農區防護林體系綜合功能
植樹播綠沁人心
近日,記者來到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洪合鎮泰石橋村,道路邊、田埂上長滿了高聳挺拔的濕地松,把一望無際的稻田緊緊包圍著,營造出了一塊塊網格狀農田防護林。
“我家5畝地周圍都種濕地松,不僅美化村里環境,還給莊稼防風給人遮陰乘涼,好處多著呢!”73歲的村民張建華一邊指著五六米高的濕地松,一邊給記者介紹說,早些年前,村里很少看到樹,經常受臺風影響,莊稼倒伏嚴重。“因為當時老百姓有地也全都種上莊稼了,根本不會想到去種樹,現在變了,大家都是搶著去種樹。”據了解,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從2004年開始,嘉興市政府實施大規模的農田林網建設,按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兼顧的原則,規劃改造了776公里林帶,折合造林面積7490畝,植樹40萬株,農田林網控制率達93.9%,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效益和環境景觀,增強了農業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農田林網建設只是浙江省推進平原生態修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浙江省以城市城鎮、公路鐵路、江河渠堤、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和基干林帶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平原綠化行動。目前,全省已完成重點防護林建設任務211.7萬畝,投入資金134.4億元,建設海防林基干林帶建設長度1021公里,基本建成沿海寬度50米以上的基干林帶,有力保障沿海地區生態安全。新增平原綠化面積153.5萬畝,平原區林木覆蓋率達到18.1%,累計投入綠化資金293億元。
興林富民兩手抓
植樹造林,農民如何造富?
一直以來,浙江省堅持綠化與富民相結合,倡導增綠就是增收的理念,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綠化的有力手段,啟動實施興林富民示范村鎮工程建設,長興縣泗安鎮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村400戶人家,小汽車就有500多輛,可都是種樹種出來的啊。”長興縣水口鄉徽州莊村村民施明鑾自豪地說,全村都是從事苗木生意的,去年他所在的苗木公司銷售額近1億元。然而,早些年前可不是這樣的。“以前村民種的都是莊稼地,生態環境不好,收入也很低。”徽州莊村黨支部書記林瑞慢回憶說,后來,政府部門為了改善村莊生態環境,免費送樹苗鼓勵農民種樹,一下子調動了農民的種樹積極性,現在村里能栽樹的地方都種滿了,環境變好了,收入也提高了。
據長興縣林業局副局長張建華介紹,近年來,長興縣結合平原綠化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發展面積26萬畝,年產值達25億元,從業人員3萬多人,苗木種植戶戶均收入4萬多元,很好地實現了“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的目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浙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平原綠化行動的重要理念。據統計,目前,全省已建設示范鄉鎮182個、示范村1092個,示范村、鎮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占農業收入的77.8%。
浙江平原綠化的行動,是全國推進平原綠化工程的縮影。
政策落地促發展
平原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等生產基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將平原綠化納入《1989-2000年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整體推進,在全國掀起了平原綠化工程建設熱潮。
2006年,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制實施了《全國平原綠化工程建設規劃(2006-2010年)》,此規劃為平原綠化二期工程,總任務427.5萬公頃,工程規劃總投資達188.4億元。到2010年末統計,二期平原綠化工程使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由1987年的7.3%提高到目前的15.8%,增加了8.5個百分點。基本農田林網控制率由1987年的59.6%增加到79%。
《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把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列為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國家林業局制定的《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構筑平原農區生態屏障,繼續實施平原綠化工程。在此基礎上,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制并實施了《全國平原綠化三期工程規劃(2011-2020年)》。三期工程規劃范圍覆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923個平原、半平原縣(市、區、旗),規劃總投資457.8億元,以全國糧食主產省和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建設區域,通過加快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和村鎮綠化,開展退化林帶的生態修復和中幼齡林帶撫育,切實提升平原農區防護林體系綜合功能。規劃到2020年,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7%,增加1.6個百分點;林木綠化率達到20.4%,增加2.3個百分點;基本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5%以上,提升20個百分點。
通過三期規劃建設,在全國平原地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實現等級以上公路、鐵路、河流等沿線全面綠化,平原地區的森林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廣大農田得到有效庇護,區域木材及林產品供給顯著增加,切實保障國家到2020年比2008年增加千億斤糧食產量目標的如期實現。(記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