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旅游立足點是林業,主體是林農或林業企業。林農通過發展林業旅游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林業旅游是以林業為資源的新型的旅游產業,也是新型林業產業。而林業旅游是游客的旅游行為,通過對林業旅游生產的旅游產品的消費來滿足自身的旅游需要。林業旅游以旅游為前提,沒有好的林業旅游的發展,林業旅游就會是無源之水。林業旅游要面向林業旅游的市場需要,發揮森林的旅游功能。林業旅游包涵觀光功能,但不僅僅局限觀光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講,林業旅游并不等同于觀光產業。
目前林業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
科學規劃重視不夠,同質化嚴重。目前,林業旅游基本上是以林業自主建設開發為主,缺少整體規劃和科學論證,項目設計雷同,布局不盡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場定位不明,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在開發建設上隨意性較大,存在著一定無序性和盲目性。
管理不夠規范,服務水平不高。林業旅游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機制不健全,林業部門、旅游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在管理上還不夠協調。旅游區的道路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服務用房等用地結構和布局還比較散亂,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飲、住宿、娛樂、安全、衛生等方面還不規范。
服務人員缺少培訓,素質還不高。目前,林業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大多是原來從事林業生產、加工、營銷的工作人員,對旅游業缺乏管理經驗,再加上文化不高,所以整體上看素質偏低。
產業化層次低。第一,對林業旅游資源保護不夠。旅游產品大都以林副產品之類為主,產品化程度低。第二,市場是區域性周邊市場,市場定位還存在相當大差距。以自主旅游市場為主體的林業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響林業旅游產品的銷售。第三,作為大旅游產業良性循環機制有待形成。
發掘林業資源的旅游功能
林業產業功能。這是從林業的一般功能來說的。林業為游客提供體驗、觀光平臺,同時,提供優質、綠色、生態、安全、健康的林產品,滿足游客對觀光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比如,茶園旅游產品,果園綠色果產品,林下經濟動植物可以設計管理認購,旅客通過走現場,采摘產品,品味,了解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休閑、觀光、體驗于一體,同時,獲得了有機林產品,一舉多得。
觀光游憩。林內多寧靜,空氣好,對觀光養生是極好的去處。同時,游客在觀光過程中,休閑、觀光、體驗、娛樂、度假等各種活動和服務于一體,起到修身、養生、靜心、養神的最佳效果。
觀光學習。游客通過對林業旅游產品的了解,充分了解林業文化、學習林業知識、參與林業生產活動、感受林業景觀的戶外體驗。與此同時,游客的參與加深了對環境保護的認同,可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大自然景觀生態。
體驗養生。觀光林業區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新鮮的空氣,寧靜的空間,生生不息的動植物,遍地綠色的植物,以及隨處的鳥語花香,是最適合調劑身心及養生保健的場所。
提高林業旅游產品創新能力
加快推動林業旅游市場升級轉型做好六件事:1、實現區域市場與全國市場一體化。目前,由于林業旅游的特色化與區域化,正在向跨區域方向發展。觀光林業旅游正成為特色旅游。2、休閑、觀光、健康養生為特征的需求市場多元化。要加快推進以觀光為主體的林業旅游向多樣化的林業旅游轉型,充分發揮林業的旅游多功能性,延伸產業鏈。3、打破壟斷,多旅游方式相結合。4、林農自產自銷與旅游公司主動銷售相結合的營銷方式。5、功能化與品牌化消費模式。6、林業旅游常態化。建立在林業基礎上的林業旅游要改變原來“靠天吃飯”的產品模式,創造出不同的“反季節”旅游產品。
林業旅游產品開發要實現6個結合:一是立足本地優勢特色資源。要開發好產品必須研究自己的優勢。不能看別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二是單品推薦與產品組合功能化創新相結合。如一畝山,一片林,單獨是一個獨立的旅游產品,但是,由于其功能相對分離,不利于產品的功能化。為此,必須與其他單一產品組合后,形成新的功能型產品。三是林業旅游產品與其他傳統旅游產品相結合。要推進林業旅游產業化,就必須推出不同的旅游產品,林業旅游產品的開發要與傳統大旅游產品的開發相配套,實行一體化經營,通過一體化的經營,擴大林業旅游產品的市場。四是主體功能開發與功能延伸相結合。一種林業旅游資源可能開發多種功能性的林業旅游產品,休閑、觀光、養生、學習,通過對資源的縱深開發來提高旅游資源的效益。五是本地區域市場與跨區市場相結合。目前必須強調三點:一是進行市場細分。二是要研究不同人群不同的旅游需要,同一個人,由于不同時間,其旅游需求也不斷變化。三是面向需求市場,形成產品創新機制,不斷推出新產品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要。六是單一產品與產品系列化相結合。要搞好產品創新,必須研究林業的旅游功能,面向旅游市場,開發系列產品。比如可探索開展休閑型系列產品開發,體驗型系列產品開發,觀光型系列產品開發,養生型系列產品開發,學習型系列產品開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