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折扇——六百多載春秋歲月
2018-12-17
一柄折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后人思考后填充。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歷來中國都有制扇王國之稱。
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或者仍然保留著夏夜里搖著扇子納涼的情景。然而隨著空調等現代化制冷設備進入千家萬戶,各地曾經風靡一時的名扇正漸漸被人們遺忘。
所幸,產自南京的折扇,因為它獨特的制作工藝,讓無數人愛不釋手,從明朝時至今成為了一張象征江南風情的、歷久不衰的名片。
《美麗中華行》走進南京棲霞,深入了解它的歷史文化,以及制作工藝。
金陵折扇,中國南京地區傳統手工藝品,是一種用竹木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折疊的扇子。
其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收攏呈線形,可收于袖間,既是傳統祛暑納涼的實用品,又是藝術欣賞品。
2009年,成功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金陵折扇一直堅持的就是手工制作、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