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不重要
如果說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那么阿里地區就是 “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號稱“千山之巔、萬川之源”“西藏的西藏”,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也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因此也被稱為“生命禁區”,但就在這樣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卻有無數“奇跡”上演!
生態保護
當地諺語說:“一年一場風,從冬刮到冬,當地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四季不下雨,有雨即沙粒。”。歷史上樹只能長班公柳、紅柳,花草只能活格桑花、披堿草。載一棵樹、種一片花草,比養活一個孩子還難。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當地人搞過無數的嘗試和探索,經歷了無數的失敗與失望,最終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噶爾縣消滅了“無樹村、無樹戶”,實現了“城見綠蔭、鄉成景觀、村有片林、組見樹叢、戶有樹木”的綠化目標。
所有的歲月靜好、“詩和遠方”,只是有一些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美麗而富饒的西藏,由于冰峰雪山、高山大川、荒原大漠的阻隔以及高寒缺氧,千百年來,交通落后,道路不通,物流不暢,但阿里人積極探索,在對抗艱苦的環境中探索中一條屬于阿里的“致富路”。
西藏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境內有著豐富的鹽礦資源,自古以來生活在這里的民眾,以羊背馱鹽的方式進行鹽糧交易,在海拔4500多米的廣袤高原上,孕育了久負盛名的“鹽羊古道”傳奇故事。
我們沿著高原先民的足跡,重走“古道”,目睹了當地民眾按照傳統習俗,用牦牛角不停敲打湖面上的自然鹽結晶,再把敲碎的鹽堆成“小山”,他們在這一敲一堆間,延續著古老的采鹽歷史,重現昔日采鹽生活的同時,再辟今日致富“商路”。
2018年6月,當地羊背馱鹽的習俗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習俗,當地將對“鹽羊古道”旅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希望讓民眾及游客觀賞自然鹽化的同時,親身體驗采鹽的過程,再現昔日“鹽羊古道”上熱鬧的商路歷史。
這片神奇的土地給人類的饋贈,從來都沒有吝嗇過,雪山、草甸、高原、峽谷、河流、湖泊、
透徹藍天、原始森林、藏族風民情......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阿里地區人民政府為了提高各族人民生活幸福感,大膽實踐、實抓實干,在這40年中,取得的成績豐碩多彩,璀璨奪目。
《阿里的春天》大型紀錄片拍攝還在繼續,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