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山中青山綠,江穿城中二分洲。
烏江大橋懸江上,黔中各地獨思南。
八月,《美麗中華行》帶您走進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
烏江大橋
風景如畫的烏江
思南是貴州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歷史上有“先有思南,而后貴州”的說法,
漢置永寧縣,元設宣慰司,明朝建思南府。
因得烏江航運之便,
自古商賈云集,經貿繁榮,
是烏江中下游地區的商品集散地,
經濟文化中心,
素有“黔中首郡”、“烏江明珠”之稱。
華嚴寺民間稱觀音閣,
是貴州省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
位于思南縣思唐鎮中和山上,
背倚大巖關,
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思唐鎮古建筑群之一。
華嚴寺始建于宋代,
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明清時期規模不斷壯大。
寺內建有觀音大士閣、大雄殿、
三元殿、壽福殿、準提殿、
玉皇殿、普濟亭、藏經樓等。
文化之城 厚德載物
思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先后走出了“貴州科舉之父”田秋、明朝理學家李渭、紅軍高級將領曠繼勛等著名人物。思南土家花燈傳承一千多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思南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府文廟、萬壽宮、周家鹽號等古建筑群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篇
田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向朝廷直諫請準貴州開科舉仕,為貴州的科舉文化的創立和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他對思南的佳景秀色得不到揚名而惋惜。于是,他把家鄉的美好景點加以概括,擬出“思南十景”并一一以詩贊之,纂為《思南十景詩》,還特請當朝(明嘉靖)吏部尚書、東吳錢溥為其詩集寫序。
坤厚嵯峨秀所鐘,田園峭壁萬山宗
龍泉飛瀑懸千丈,虎峽成關鎖幾重
錦繡江河開眼界,珠璣星斗入心胸
思南形勝真佳麗,五岳齊名惜未封
——田秋
曠繼勛(1895——1933),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總指揮、紅六軍軍長、紅四軍軍長、紅二十五軍軍長、川陜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1933年6月被張國燾秘密殺害,1937年平反昭雪,被中共中央追認為革命烈士。
城市名片
府文廟,位于思南縣城烏江大橋西橋頭思唐鎮文化街354號,坐西向東,西高東低,占地面積7374.54平方米,建筑面積2103.67平方米。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思唐古建筑群”中的極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永祥寺位于安化街中段東側,原為圓通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間。萬歷二年(1575年)重建,后毀于火,二十二年(1594年)重建。穿斗、抬托混合結構,歇山青瓦頂。梁架與柱礎,手法古老,造型古樸,彌足珍貴。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和順號建于清道光年間,
坐落在烏江之畔的思南縣城盧家碼頭,
是周鎬璜于
清朝年間花銀元三萬元所建,
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實用面積800余平方米,
是其時融住家與開周和順鹽號
于一體的四合院落,全木結構,
雕刻花草,美輪美奐,古香古色。
周家雖為商人,卻頗重視教育,
如今堂屋六合槅扇門雕花門窗腰板上
還清晰留下當年雕刻的16個篆字,
生動反映家史及家訓: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維忠維孝,克儉克勤!
本次出組人員 編導:王丹慧
制片:孫志剛
主持:趙 夢
攝像:韓 振